“社会力量举办西湖大学”入选2018年中国十大慈善热点事件
杭州市西湖教育基金会 2019-01

由中国灵山公益慈善促进会发布的《慈善蓝皮书》年度十大热点事件已持续评选了八年。今年,《慈善蓝皮书》采用《慈善法》意义上的“大慈善”界定本次评选范围(指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以捐赠财产或者提供服务等方式,自愿开展的一系列公益活动),特别邀请了来自公益慈善界、企业界、学术界、媒体等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100位专家学者、业内人士对候选事件进行不记名投票,最终总票数前十的热点事件入选。


本次评选对 “社会力量举办西湖大学”这一热点事件的评价是——“10月20日,社会力量举办、国家重点支持的非营利性研究型高校西湖大学在杭州成立,被教育部称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开创了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之先河’。西湖大学的资金筹措由‘西湖教育基金会’完成。”


基金会举办大学是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一次大胆尝试。西湖大学的举办方是成立于2015年、由浙江省民政厅批准成立的非公募基金会——西湖教育基金会。其定位为“西湖大学的举办方及捐赠基金的筹资主体”。 在西湖教育基金会执行秘书长刘旻昊博士看来,基金会的目标是“成为西湖大学建设的基石”,要帮助西湖大学实现人才培养与科研并重的办学目标,基金会代表的社会力量将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


2018年4月16日,西湖教育基金会主持召开的西湖大学创校董事会第一次会议成功举行。21位董事会成员通过西湖教育基金会推荐、地方政府推荐、顾问委员会推荐、大学教职工代表大会选举、学生选举等程序产生,其中八人具有五年以上高等教育教学经验。董事会会议上,施一公当选西湖大学首任校长。


作为新中国历史上第一所社会力量举办的非营利性质的新型研究型大学,西湖大学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聚焦基础性、前沿科学技术研究,着重培育拔尖创新人才,以博士生培养为起点,适时开展本科生教育。无论从办学模式还是教育机制上,西湖大学在多个方面首开中国高等教育体制先例。


按照新修订的《民办教育促进法》,我国对民办学校实行分类管理,分为营利性的民办学校和非营利性的民办学校。举办非营利性民办学校,要坚持学校的非营利属性,学校举办者没有股份、不能分红,办学结余要全部用于办学,就需要探索基金会办学模式。西湖教育基金会迈出了重要的第一步。


教育学者熊丙奇认为,基金会办学模式,和传统的由企业、社会机构等社会力量举办民办学校不同,可以避免出资者直接介入办学,同时基金会作为社会组织和社会力量的代表,能够促进学校与社会的信息往来,一定程度上保障学校的非营利属性和董事会成员的社会属性、专业性和多元化,形成较为严谨的治理架构,实行现代学校治理的全新办学模式。


据估算,西湖大学全容量聘请300位教授、副教授时,一年所需的支持高科技人才、及行政运营费用约为10亿~12亿元。这意味着,8到10年内,西湖教育基金会需搭建起200亿到250亿元的永续资金池,以本金产生的利息和投资收益来维持学校正常运作。


截至2018年11月,向西湖教育基金会捐赠人数超过4千人,协议捐赠金额超过43亿元人民币。“目前,西湖大学已有较高的知名度,也受到社会各界的持续关注,但是,我们要做的事情依然还有很多。”刘旻昊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