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第二届未来科学大奖揭晓,结构生物学家施一公教授获生命科学奖,物理学家潘建伟教授获物质科学奖,北京大学许晨阳教授获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每人将分别获得100万美元奖金。
未来科学大奖科学委员会轮值主席、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所长王晓东介绍2017年未来科学大奖评奖情况
未来科学大奖成立于2016年,是中国大陆第一个由科学家、企业家群体共同发起的民间科学奖项。未来科学大奖关注原创性的基础科学研究,奖励在大中华区取得杰出成果的科学家(不限国籍)。奖项以定向邀约方式提名,并由优秀科学家组成科学家委员会专业评审,秉持公正、公平、公信的原则,保持评奖的独立性。
未来科学大奖委员会主席王晓东代表15位评审委员发言。他说,一年来的工作,他们终于完成了这一马拉松式的评选过程,从3月份征集候选人名单,800多份推荐,直到今天上午开会超时半小时才决定。
生命科学奖 | 施一公
施一公,1967年生于中国河南,1995年在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任教。现为清华大学副校长、浙江西湖高等研究院院长。
施一公还有一个身份颇引入注目,中国第一所民办研究型大学前身西湖高等研究院院长。就在一个星期前,他还为西湖高等研究院首批19名博士研究生上了“开学第一课”:“西湖高等研究院剑指世界一流,这就要求你们要与导师全力以赴。希望你们以创新为目标,运用批判思维,独立地去发现和解决科研问题。”
在电话连线环节,他非常感慨:“我是做结构生物学基础研究的,要从原子分子水平来看结构的动态变化。我今天能得奖,取决于国家对基础研究的不断投入,否则我是不可能得奖的。我有一个非常敬业拼命的团队,感谢他们的倾情投入。10年前我从美国回到清华大学时,很多人都不看好我在国内能做出什么成绩,但清华大学对我非常支持,我也从来不后悔回国这一决定。”
获奖理由:
表彰他在解析真核信使RNA剪接体这一关键复合物的结构,揭示活性部位及分子层面机理的重大贡献。
王晓东,饶毅,何川,骆利群,谢晓亮与李彦宏一起揭晓生命科学奖
分子生物学的中心法认为,遗传信息从DNA到RNA再到蛋白质。剪接体能够将不含蛋白质编码的内含子切除,得到成熟的信使RNA,而信使RNA可通过翻译将遗传信息传到其编码的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中。因此,RNA剪接的异常可以导致多种人类疾病。
应用近年冷冻电镜的技术突破、结合前人对剪接体生物化学和结构生物学研究,“施一公博士首先解析了真核剪接体近原子分辨率的结果,第一个揭示了活性部位,很大地推进了人们对剪接体复合物的理解”,未来科学大奖科学委员会委员骆利群博士说。
随后,施一公带领其团队解析了剪接过程剪接体三个重要中间过渡复合物的结构,显示剪接体功能重要的重构和结构基础。
另外,施一公实验室还报道了人类剪接体的原子分辨率结构。结合德国马普生物物理化学研究所的Reinhard Lührmann博士和英国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的Kiyoshi Nagai博士等科学家的贡献,“施一公实验室的结构推动人们对剪接过程的机理理解,为治疗剪接体相关的人类疾病提供了结构框架”,骆利群博士最后说。
施一公不仅在剪接体结构、膜蛋白结构与功能等领域做出一流工作,同时也吸引大批优秀人才回国,为清华大学生命科学院,甚至国内生命科学领域的快速发展做出重要贡献。其带领的清华大学结构生物学团队,做出了世界一流的科研工作,结构生物学也成为当下中国引领世界的、为数不多的基础科学领域之一。
施一公曾获得多个重要奖项和荣誉,2013年,施一公获爱明诺夫奖,2016年,获“影响世界华人大奖”。2013年,施一公先后当选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以及中国科学院院士。
物质科学奖 | 潘建伟
潘建伟,1970年3月生于中国浙江,1992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1995年获该校理论物理硕士学位,1999年获奥地利维也纳大学实验物理博士学位。现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常务副校长、浙江西湖高等研究院理学研究所负责人。
在电话连线环节,潘建伟感到非常“开心”:“我刚下飞机,就听到这么一个好消息,觉得很开心。未来科学大奖科学委员会轮值主席王晓东还和我开了个玩笑,给我发短信通知我获得了生命科学大奖,我上网一搜,才知道原来是物质科学奖。这个奖是对我们从事量子信息领域研究的团队成员,一个很大的激励。”
获奖理由:
奖励他在量子光学技术方面的创造性贡献,使基于量子密钥分发的安全通信成为现实可能。
徐小平、季向东、丁洪、吴鹰与邓锋一起揭晓物质科学奖
自1997年参与完成国际上首个量子隐形传态的实验,实现了基本粒子单一自由度的传输,过去的整整20年,潘建伟这个名字和量子光学研究再也没有分开过。
“建伟教授和他的合作者1997年最早开始从事量子态的隐形传输,这实际上是拉开了量子通信(研究)的一个序幕。回国以后他带领团队,不光是从量子通信,很快又扩展到了量子计算等等方面,所以把国家在量子通信、量子计算这十几年,从追随者很快的变成了一个引领者,这方面建伟和他的团队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两年前,北京大学物理学教授谢心澄曾这样评价潘建伟。
“潘建伟和他领导的研究团队发展了一系列量子光学方面的创新技术,包括高全同性单光子源、超高亮度多光子纠缠源、独立光子间的量子干涉、线性光学量子逻辑操作等,利用基于光纤和可信中继的量子密钥分发实现城域和城际范围的安全量子通信,利用基于卫星和自由空间平台的量子密钥分发实现洲际尺度的实用化的量子通信。这些发展最终将带来一个连接中国和世界各个角落的实用量子网络。”未来科学大奖科学委员会委员丁洪在现场说。
潘建伟团队首先于2009年在合肥、2012年在济南使用光纤实现了城市量子通信网络。在2016年,他们使用光纤在北京和上海间建设了世界上最长(超过2000公里)的量子链路,并通过十几个可信中继站来克服脆弱量子信号的衰减。为了克服由于不完美的单光子源和探测器导致的安全漏洞,潘建伟团队发展了诱骗态量子密钥分发和基于独立光子干涉的测量设备无关量子密钥分发,使得量子通信的现实应用成为可能。该团队还率先发展了包括纠缠交换和纠缠纯化、量子存储和相位稳定方法在内的量子中继技术,来最终取代这些可信中继。潘建伟发展的多光子干涉在这些技术中再次发挥关键作用。
2016年8月,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升空。2017年,潘建伟团队成功实现了世界上第一个卫星与地面之间的双向量子链路,使得星地间的量子密钥分发可以超过千公里,成码率超过1kbps。这是一个在极端条件下(大气湍流、强震动、强温差、宇宙射线等)首次达到的高精度量子光学操控实验。
潘建伟曾获杰出科学家奖、中国青年科学家奖、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奥地利科学院Erich Schmid奖、欧洲物理学会菲涅尔奖、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等奖励。
注:内容转载自“知识分子”、解放日报上观新闻